活動總覽
-
09:30-10:05比特幣與區塊鏈朱敬一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朱敬一
職稱: 院士/特聘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川普總統在當選前與當選後都宣稱,美國將要累積一百萬個比特幣,做為聯邦準備金之一部分。比特幣的設計是基於區塊鍊技術;但區塊鍊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比特幣價格會劇烈波動?經濟學家怎麼看比特幣? 比特幣有哪些負面評論?區塊鍊能夠「去中心化」嗎?這個演講要回答這些問題。
-
10:05-10:40AI 技術促進口語溝通: 輔助科技的突破曹昱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曹昱
職稱: 研究員兼副主任
語言: 中文
說明: 本演講將介紹新穎的 AI 多模態端對端輔聽系統,能有效整合語音、影像與情境資訊,提升語音清晰度與整體使用體驗。系統融合大型語言模型與音訊模型,支援個人化調整,並經臨床與實地驗證,展現其高度實用性。
-
11:00-11:35東亞文化中的蕈菌詩情及其當代啟示胡曉真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胡曉真
職稱: 特聘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蕈菌的特性被視為世界問題的解方。然而菌不只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菌既是美味,又能致幻與致死;既有情感、歷史與宗教的聯想,又是市場的商品。從文獻所表現的菌,我們將一探生於腐朽的物理、菌與人及生態環境的連結,以及在當代人類末日感之下,蕈菌生命所給予我們的啟示。
-
11:35-12:10氮肥的美麗與哀愁------ 談植物如何利用硝酸鹽蔡宜芳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蔡宜芳
職稱: 院士/特聘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使用氮肥是綠色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也造成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的研究專注於了解植物中的硝酸鹽運輸和訊號傳導。四項重大突破寫入植物生理教科書,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永續農業。
- 🍽 中午用餐 (自理)
-
13:30-14:00AI 與數位人文:以AI主題模型剖析民國婦女期刊 近史所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講者:連玲玲(近史所研究員)
本計畫以民國時期婦女期刊中的社會調查專欄為研究對象,結合OCR與AI主題模型技術,探索AI在歷史學研究中的應用潛能。透過OCR將歷史文本轉化為可讀格式,並運用主題模型分析語義結構與主題分布,計畫不僅有效處理大規模文本資料,更嘗試從性別觀看與書寫實踐出發,重新思考知識框架的建構方式。藉由AI技術介入文本分析流程,本研究展現了AI時代拓展歷史詮釋視野的新可能,亦為數位人文方法與性別史研究之交會提供實證範例。 -
13:30-15:30網路經濟及電子商務、實證法律學、空間經濟、COVID-19疫情下之人文社會研究 人社中心人社中心第一、第二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制度與行為研究專題中心
-
13:30-16:30台灣精準醫療研討會 生醫所、統計所、歐美所、臺灣大學、國衛院、臺中榮總、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生醫所 B1C演講廳
語言: 中文
說明: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為中研院近年來重要研究計畫之一,不僅在學術研究上一舉提升台灣的精準醫學研究量能,更是為之後臨床應用打下基礎,成為預防醫學重要的一環。本次研討會將從研究、臨床、與倫理的角度,探討TPMI計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藉由座談擴大面向,對台灣未來的精準健康管理及在臨床上如何落實精準醫療進行探討。
-
13:30-16:30地震 × 地科 × 統計:跨域資料論壇 統計所、地球所人文館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英文
說明: 統籌: 張明中(統計所)
13:30~14:20
主持人:張明中 (統計所)
演講人:
黃信樺(地球所),光世代地震學:發展與挑戰
顏佐榕(統計所),光纖地震數據的統計分析
14:40~15:30
主持人:黃學涵(統計所)
演講人:
許雅儒(地球所),水力驅動的地殼變形與地震活動
潘建興(統計所),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Seasonal Ground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on Localized Seismic Activity in Southwestern Taiwan
15:50~16:30
主持人:紀建名(統計所)
演講人:
龍何永 Vinh Long Ha (地球所博後),High-resolution fault zone imaging with surface wave and teleseismic measurements via Bayesian MCMC inversion
金妍秀 (統計所博後),異質函數型資料PCA -
13:30-17:00邁向分子與材料科技的新時代-永續發展 原分所、物理所、化學所、應科中心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語言: 中文、英文
說明: Session A (13:30-15:00)
-方牧懷 (RCAS) / Supersaturation-Driven Co-Precipitation of Halid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顏宏儒 (IoC)/ Macromolecular Battery Electrodes
-朱治偉 (RCAS)/ Design and Synthesis Advanced Materials for Next-Generation Energy Solutions
Session B (15:30-16:30)
- 吳茂昆 (IOP): Battery Energy Storage and Green Energy Development
- 謝雅萍 (IAMS); 2D Materials Edges as a Platform for Electrocatalysis
Forum (16:30-17:00)
Host by 朱治偉 Chih-Wei Chu (RCAS) -
14:00-16:30身體、信仰與社會 史語所、近史所、臺史所、民族所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持人:張珣研究員(民族所)
講者:
1. 張珣/高晨揚 (民族所),「宗教環境學在亞洲的跨界對話」
2. 丁仁傑/吳瑞明 (民族所),「顯道妙化:朱坤燦道長傳」
3. 吳孟軒 (史語所),「『迷信』的全球史」
4. 巫毓荃 (史語所),「殖民時期台灣的民族精神醫學研究」 -
14:00-17:00面對氣候變遷的植物韌性與適應性 植微所、農生中心農業科技大樓A134演講廳
語言: 英文
說明: 本研討會將探討植物與農業科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探討環境壓力對全球農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主題涵蓋:植物適應高溫與乾旱等非生物壓力的機制,增強作物韌性與環境適應力的創新策略,提升作物病害免疫力的可持續解決方案,深入理解開花與花粉發育等植物生殖過程,保障作物生產力。匯聚中研院及國內外專家,這場研討會旨在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啟發應對糧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方案。
講者名單:
常怡雍 (農生中心)
韋保羅 (植微所)
謝明勳 (植微所)
陳荷明 (農生中心)
何承訓 (農生中心)
余天心 (植微所)
趙光裕 (植微所)
何金敏 (植微所) -
14:00-17:30台大-中研院年輕經濟學者研討會 經濟所經濟所B110、C103會議室
語言: 英文
說明: 主辦: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 此活動需報名,報名網址: https://www.econ.sinica.edu.tw/asntu2025/posts/7585 -
14:00-19:30生態、演化與發育:變動環境下形態功能與遺傳的交互作用 細生所、多樣中心細生所一樓演講廳
語言: 英文
說明: 本次研討會將聚焦中央研究院學者於生態學、演化生物學與演化發育生物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探討促使地球上生物多樣化演化的驅動力量,以及生物與其環境的互動,並探討型態發育與演化之分子基礎。這些研究經常運用,甚至發展新的技術與方法以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期望這些分享與交流可以激發出在生態、演化與演化發育領域中的嶄新構想。活動將包含演講與壁報展示討論交流時間。
籌辦代表:
王忠信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游智凱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講者名單:
鍾國芳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王慧瑜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洪志銘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莊樹諄 (基因體研究中心)
顧銓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蔡怡陞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呂俊毅 (分子生物研究所)
吳亭穎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駱乙君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哈圖林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蘇怡璇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勞德文森 (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
15:30-17:00臺灣的法治與人權 ─ 過去、現在、未來 (1) 法律所人文館北棟9樓法律所第1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1. 吳宗謀副研究員,作田人的民主與其衰落:120年間的台灣灌溉團體法制 (1901-2020)
2. 楊雅雯助研究員,臺灣移工制度是否違反消除強迫勞動的國家人權義務?
3. 陳禮工助研究員,The Open System and Functions of Law -
15:30-17:30Gendered Pronouns and Linguistic Amelioration: Beyond Anglocentrism 歐美所歐美所一樓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持人:鄧育仁 (本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主講人:陳湘韻 (本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講題:Gendered Pronouns and Linguistic Amelioration: Beyond Anglocentrism
與談人:陳嘉銘(本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吳澤玫(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華(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單中杰(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Indiana) -
16:00-17:00臺灣家庭動態研究、民意與態度:創新調查研究方法 人社中心人社中心第一、第二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