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總覽

  • 09:00-10:05
    院長開場致詞及特別演講,講題:解鎖中研院: 理念、策略、及近期成果
    廖俊智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廖俊智

    職稱: 院長

    語言: 中文

    說明: 中研院過去幾年做到哪些事? 要一窺中研院的近況,首先要了解中研院的理念、目標、策略為何,院方如何設計制度以達成這些目標。在此環境下,中研院達成什麼樣的研究成果。

    演講簡報下載:PDF檔

  • 10:05-10:40
    當「全球台灣」遇上「全球中國」
    吳介民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吳介民

    職稱: 特聘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全球中國」在中國崛起後成為一個重要學術概念。在新的地緣政治情勢下,台灣對世界的貢獻和重要性日漸凸顯。這場演講將以「全球台灣」作為全球中國的對應概念,介紹台灣在美中戰略對抗中的關鍵地位,以及作為一個韌性民主、半導體製造重鎮、與全球秩序關鍵行動者的角色。

  • 11:00-11:35
    解碼生命旋律: 以蛋白質體技術開啟疾病診斷新視野
    陳玉如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陳玉如

    職稱: 特聘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蛋白質是生命樂章的音符。透過開發質譜技術,我們揭示蛋白質體拼圖超過萬種蛋白與修飾,解碼生命與疾病的分子線索。我將分享技術創新與跨域合作推動癌症登月計畫,解析非吸菸肺癌的成因及病程,邁向精準醫療新篇章。

  • 11:35-12:10
    台灣的精準醫學: 過去、現在與未來
    郭沛恩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郭沛恩

    職稱: 院士/客座講座

    語言: 中文

    說明: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為本院與 16 個醫療體系合作,完成 50 萬民眾的基因圖譜繪製及臨床資料收集並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複雜疾病,建構多基因風險 (PRS) 評估。為全球最大華人 PRS 的建模計畫,有助於預防醫學與精準健康照護。

  • 12:10-12:45
    台灣作為大陸島嶼的生態特色
    沈聖峰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講者: 沈聖峰

    職稱: 研究員

    語言: 中文

    說明: 台灣作為大陸島嶼,其生物多樣性不僅來自與大陸的歷史連結,也因反覆的隔離與重連展現出獨特的演化樣貌。我提出「東亞大陸島嶼系統」的新架構,結合環境變遷與遺傳資料,重新詮釋台灣在世界生物地理中的關鍵角色。

  • 🍽 中午用餐 (自理)
  • 13:30-14:00
    AI 與數位人文:戰前臺灣島民的世界旅行經驗--運用數位與AI工具解譯臺灣新民報的海外遊記 臺史所
    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講者:王麗蕉(臺史所研究技師兼檔案館主任)

    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自力創辦的《臺灣新民報》,是知識青年吸取近現代先進國家發行報紙經驗,以報紙為知識傳播管道,促進臺灣人的政治覺醒和文化啟蒙。本所檔案館測試與運用市場發展成熟之數位與AI工具,建構一套數位典藏、文字辨識與中文翻譯的數位處理流程,快速生成可用於跨語言分析與主題研究的巨量史料文本。不僅完成臺灣戰前報紙語料庫之建置,跨領域協作與人機互動經驗,亦有利於發展具臺灣歷史特色之語言模型。

  • 13:30-15:30
    今天,來點大型語言模型吧! 資訊所、資創中心
    人文館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13:30-14:00 黃瀚萱(資訊所) 大型語言模型在變遷世界中的與時俱進
    14:00-14:30 王建堯(資訊所) 邁向即時運行的多模態基礎模型
    14:30-15:00 王釧茹(資創中心) AI時代的金融文本分析:從情感分析到大型語言模型與未來展望
    15:00-15:30 討論場-多模態生成式人工智慧:引領產業革新的新動力 (黃瀚萱、王建堯、王釧如、蘇黎、古倫維)

  • 13:30-15:30
    高齡萬歲、回春無罪:從科學與文學論老化、老年與死亡的多重面向及其意義 分生所、文哲所
    人文館第二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本論壇主題以跨學科試圖結合文學、哲學和科學的研究來探討個人與社會如何面對老化、老年與死亡等問題。在論壇中,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的陳俊安研究員與黃國華助研究員,以及中國文哲研究所的黃冠閔研究員和陳相因研究員將從科學與文學的不同面向展開討論,論證人類個體與群體,乃至於全體在跨文化中出現的老化、高齡與死亡等種種內外分子機制、身體徵候、精神現象及社會問題。

  • 13:30-16:05
    統計與資計科學博士人才職涯發展交流會 統計所
    統計所2樓交誼廳

    語言: 中文

    說明:
    13:10–13:30 報到與入場
    13:30–13:40 開幕致詞(由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代表致詞)
    13:40–13:50 貴賓致詞
     國科會自然處統計學門召集人 銀慶剛 教授
     中國統計學社(臺灣)理事長 陳君厚 研究員
    13:50–14:20 單位簡報:人才招募說明
     邀請各參與單位簡要介紹人才需求與職缺內容
    14:20–16:05 自由交流時間
     各單位於指定位置與現場參訪者自由互動交流,洽談未來應聘機會


    【統籌】紀建名、黃學涵

    【主辦】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

    【協辦】
    國科會自然處統計學門
    中國統計學社 (台灣)
    中華機率統計學會

    【參展單位】
    鴻佰科技
    百瑞精鼎
    國科會自然處統計學門
    國立清華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研究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聯發創新基地
    國立臺北大學統計系
    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
    國泰人壽數據暨人工智慧部

  • 13:30-16:30
    台灣社會政治與道德價值、政治思想史、當代華人社會的思想狀況:變遷與爭鳴、劇變下的香港:一個跨學科的專題研究、AI倫理與政治理論 人社中心
    人社中心第一、第二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 13:30-17:30
    地熱與淨零 地球所
    地球所二樓演講廳

    語言: 中文

    說明: 李建成、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團隊。
    議程內容涵蓋地球物理、地震學和地質學在地熱研究上的成果,並安排兩場各45分鐘的綜合座談,現場觀眾可以直接參與互動。

  • 14:00-16:00
    地緣政治與海洋世界 史語所、近史所、臺史所、民族所
    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持人:雷祥麟(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講者:
    1. 陳冠任 (近史所),「西太平洋浮現出的東亞冷戰史:美國、地緣政治以及躁動的國際秩序」
    2. 蘇聖雄 (近史所),「戰爭為何無法回頭?從軍事制度與思想重新檢視中日戰爭的開戰歷程」
    3. 鄭維中 (臺史所),「島嶼歷史超展開: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人們與臺灣」
    4. 林玉茹 (臺史所),「台灣社會的海洋性:港口、城市與地域建構」

  • 14:00-16:00
    <國安法>對香港法治、自由與社會生活的衝擊 社會所
    社會所802會議室(人文館南棟8樓)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持人: 吳介民(社會所)
    講者:
    1. 陳玉潔(法律所),講題:香港「雙重國安」下的執法、恫嚇與寒蟬效應
    2. 吳文欽(政治所),講題:在《國安法》的陰影下:香港新聞資料庫的自我審查
    3. 陳健民(社會所),講題:<國安法>下港人的調適與抵抗

  • 14:00-17:00
    邁向分子與材料科技的新時代-人工智慧 原分所、物理所、化學所、應科中心
    人文館國際會議廳

    語言: 中文、英文

    說明: Session A: (14:00-15:00)
    - 郭哲來 (IAMS)/ Examples of AI algorithms to enable new research in Physical Science
    - 許昭萍 (IoC)/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emistry: Application for charge transport dynamics
    Session B: (15:30-16:30)
    - Anatoli Fedynitch (IoP) / AI as a Daily Companion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 吳台偉 (IoC) / Revealing Reactiv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in Magnesium Oxide through AI-Accelerated Simulations
    Forum: (16:30-17:00)
    許昭萍主持 (IoC)

  • 14:00-17:00
    語言學研究的多元面向 語言所
    人文館南棟語言所5樓519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講者: 吳瑞文研究員、江敏華研究員、齊莉莎研究員、林英津研究員
    主持人: 陳彥伶助研究員

  • 14:00-17:30
    劉大中教授暨蔣碩傑教授紀念研討會 ─ 國際貿易的新秩序:關稅與匯率政策的角色 經濟所
    經濟所慕寰廳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辦: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劉大中先生教育文化紀念基金會、蔣碩傑先生文教基金會
    ※ 此活動需報名,報名網址: https://www.econ.sinica.edu.tw/asc0630/posts/7616

  • 14:20-15:20
    New Opportunities in Taiwan with Simons Observatory's CMB Observations 天文所
    天文所1203會議室(台大天數館12樓)

    語言: 英文

    說明: 講者:Masashi Hazumi (KEK & NCU)

  • 15:30-17:00
    臺灣政治的關鍵議題 政治所
    政治所會議室A(人文館北棟5樓)

    語言: 中文

    說明: 主持人:冷則剛(本所研究員)
    與談人:
    1. 鮑彤(本所副研究員):
    Chao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Rules of Podium Occupations
    2. 吳文欽(本所研究員):
    軍事訓練與抗敵意志-來自台灣的證據
    3. 吳重禮(本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Do the "Haves" Come Out Ahead? Resource Disparity in Public-Land Usurpation Litigation in Taiwan
    本次演講,採實體與線上同步。
    Google Meet link:
    https://meet.google.com/cfd-zsff-cvj

  • 15:30-17:30
    Aging Society: Sleep, Social Factors, and Late-life Planning among Older Adults 歐美所
    歐美所一樓會議室

    語言: 中文

    說明: 講者
    1. Hui Liu(Director of Center on Aging and the Life Course, Purdue University),講題:Online Engagement and Loneliness among Older Adul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2. 邱紀尊(副研究員),講題:Sleep quality and cognitiv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3. 吳慧靖(助研究員),講題:End-of-life planning preparation in later life
    4. 陳拓宇(助研究員),講題: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multidimensional sleep health and social frailty by sex and race/ethnic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